隨著IPO重啟,“打新”再次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之一。個人投資者參與“打新”可以通過兩種途徑,一種是自己參與“打新”,另一種是通過申購債基間接參與“打新”。那么,對個人投資者而言,選擇哪種方式更好呢?
新股申購新規(guī)則規(guī)定,對網上單個申購賬戶設定上限,原則上不超過本次網上發(fā)行股數量的千分之一。千分之一的比例限制使債基參與網上申購意義不大。因為對于發(fā)行規(guī)模低于100億元的個股,單個賬戶網上申購可申購規(guī)模最大為800萬元,遠低于一般情況下債基可動用的資金規(guī)模。為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,債基基本會參與網下申購。從目前IPO重啟后已發(fā)行的五只股票來看,有四只的網下中簽率大大高于網上中簽率,桂林三金、萬馬電纜、家潤多、四川成渝四只股票的網下中簽率分別是0.606%、0.528%、0.41%和0.332%,而四者的網上中簽率分別是0.171%、0.133%、0.253%和 0.259%.網下中簽率是網上中簽率的1.3到1.4倍。但是,網下申購有3個月的限售期,假設債基一年參與50家新股申購,網下中簽率與目前水平相近,若3個月后,新股上市后漲幅為50%,那么,債基“打新”的年收益率在12%左右;若3個月后,新股上市后的漲幅為20%,則債基“打新”的年收益率在5%左右;如果此間市場行情逆轉,新股上市3個月后的漲幅很小或者跌破發(fā)行價,則債基“打新”的收益率也將很低。
個人投資者親自參與“打新”,一般會參與網上申購。桂林三金、萬馬電纜、家潤多的網上中簽率如前所述,而三者上市首日的漲幅分別為80.5%、 115%和103.039%.假設網上中簽率和新股上市首日的漲幅與這三只股票水平相當,且上市首日投資者就將新股拋出。那么,若投資者一年參與50家公司新股申購,則一年的收益率在9%左右。假設未來新股上市首日的漲幅為50%,則投資者一年“打新”的收益在5%左右。
綜合分析而言,對于追求穩(wěn)健、厭惡風險、自有資金量比較大(例如超過50萬)、特別是可支配賬戶較多的投資者可以選擇親自參與新股申購。因為通過債基間接參與新股申購將有3個月限售期,3個月后的市場環(huán)境難以預料,不排除大幅下跌的可能。并且,如果自有資金量較大,可支配賬戶較多,親自參與網上申購打中新股的概率也將較高。
對于自有資金量比較少的中小投資者,建議通過債基間接參與新股申購。由于資金量小,每次申購中簽概率幾乎為0,則打新的收益率幾乎為0.這類投資者不如選擇聚少成多,通過申購債基間接參與打新股。
版權及免責聲明:本文內容由入駐叩富網的作者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與本網站立場無關,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
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,自行決策投資行為并承擔全部風險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
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(xiàn)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請發(fā)送郵件至kf@cofool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